講座主題: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數字能力建設
主 講 人:高奇琦 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主 持 人:彭桂兵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教授
講座時間: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14:00
講座地點:松江校區明鏡樓第七會議室(B319)
講座介紹: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加速突破的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全球競爭格局,在深度融入各行業各領域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和哲學社會科學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預見,今天的高校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已經是最后一代以傳統方式開展教學科研的人。在此背景下,華東政法大學充分認識到,運用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創新發展,事關“雙一流”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事關對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和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貢獻力提升,事關構建中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服務涉外法治建設、培養高質量復合型法治人才的核心任務達成。全校上下必須按照上海市教委的部署,立即啟動實施“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躍升計劃專項”,組織引導全體科研人員從科學思維方面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從研究手段方面主動學習、充分理解、熟練使用人工智能,從科研方向方面將相關學科知識、數據、方法與人工智能進行緊密結合,進一步構建人工智能深度賦能的全新學科知識體系。有鑒于此,經學校研究,現確定2024年12月為“AI賦能科研宣傳月”,組織開展系列活動。
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不斷拓寬人工智能發展的新前沿,這些技術正在推動教育領域的創新和變革。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多樣化和深遠影響,正在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為師生提供更加高效和個性化的教育體驗。然而,“人工智能引發的‘空心人’風險”也讓我們認識到,隨著AI技術的發展,我們面臨著技術可能削弱人類情感和創造力的風險,這要求我們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同時,“人工智能背后的自由悖論與教育庸俗化風險”促使我們深入思考AI技術如何影響教育的自由和質量,以及如何避免教育內容的庸俗化。另一方面,在AI技術影響下,勞動市場和工作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我們需要思考“智能時代的勞動與行動”對教育和教師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增強個體和組織的數字能力建設,以幫助教師和教育機構提升數字能力,適應智能時代的需求。
本期“東方明珠大講壇”有幸邀請到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主講“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數字能力建設”。本期“東方明珠大講壇”特別活動由我校科研處副處長彭桂兵教授主持。
高奇琦,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人才入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委會委員。獲評上海市領軍人才,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東方明珠大講壇”是我校落實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精神,立足“學術興校”發展模式和“多科融合”發展格局,由科研處牽頭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級別、覆蓋全校所有學科、具有學界美譽度和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學術殿堂,旨在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和高雅的學術氛圍,帶動全校高質量科研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