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主題:法律AI交叉學科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主 講 人:馮煜清 東南大學人事處副處長、法學院副教授
東南大學中國法治發展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畢 勝 東南大學法學院講師
主 持 人:陸宇峰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
講座時間: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19:00
參會形式:線上舉行 騰訊會議號: 886865557,參會密碼見各學院科研秘書通知
講座介紹: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加速突破的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全球競爭格局,在深度融入各行業各領域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和哲學社會科學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華東政法大學充分認識到,運用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創新發展,事關“雙一流”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事關對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和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貢獻力提升,事關構建中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服務涉外法治建設、培養高質量復合型法治人才的核心任務達成。全校上下必須按照上海市教委的部署,立即啟動實施“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躍升計劃專項”,組織引導全體科研人員從科學思維方面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從研究手段方面主動學習、充分理解、熟練使用人工智能,從科研方向方面將相關學科知識、數據、方法與人工智能進行緊密結合,進一步構建人工智能深度賦能的全新學科知識體系。有鑒于此,經學校研究,現確定2024年12月為“AI賦能科研宣傳月”,組織開展系列活動。
人工智能(AI)發展為社會科學研究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顛覆性變革正在發生。基于統計學方法的傳統實證研究逐步引入AI為法律文本分類、信息提取、數據清洗提供了支撐,使得海量樣本數據分析成為可能;深度學習進一步突破傳統方法的瓶頸,但也在理論解釋和因果關系推斷方面提出新的挑戰;大語言模型(LLMs)憑借其對大規模語料的預訓練和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展示了處理復雜法律任務的潛力,經過海量文本數據的預訓練,越來越能夠模擬人類的反應和行為,使研究者得以在大規模與高速度的條件下檢驗與迭代人類行為理論與假設,為社會科學研究開創了新路徑。
本期“東方明珠大講壇”有幸邀請到東南大學人事處副處長馮煜清副教授和法學院畢勝博士主講“法律AI交叉學科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活動由我校科研處處長陸宇峰教授主持。
馮煜清,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人事處副處長(掛職),東南大學中國法治發展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優秀青年法學家,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兼任江蘇省法學會數字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江蘇省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民事訴訟法學、法律社會學、數字法學研究,在《Law & Society Review》《China Journal》等國內外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 10 余項,3 次獲評東南大學最受學生歡迎教師。
畢勝,東南大學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知識圖譜、自然語言生成、法律人工智能。
“東方明珠大講壇”是我校落實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精神,立足“學術興校”發展模式和“多科融合”發展格局,由科研處牽頭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級別、覆蓋全校所有學科、具有學界美譽度和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學術殿堂,旨在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和高雅的學術氛圍,帶動全校高質量科研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