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代表報到時間:2015年12月11日
參會代表報到地點:上海市松江區龍源路555號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明德樓
會議地點:明鏡樓會議室
2015年12月12日上午
第一部分:開幕式、與會專家合影
(8:30-9:10)
主持人:高奇琦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1、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問題研究中心李紅杰副主任致辭
2、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常務副主編、主任劉正寅研究員致辭
3、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陳金釗教授致辭
第二部分:民族政治理論與多民族國家建構
(9:10-10:15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陳建樾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室主任、研究員
評論人:葉 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發言人:
主題一:國家性培育與多民族發展中國家政治整合
常士訚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教授
主題二:論多民族國家精神共同體的建構及價值
馬俊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副編審
主題三:加拿大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理念及其具體運用
周少青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題四:西方單一制多民族國家的未來:英國和西班牙
屠 凱 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師、《清華法學》主編助理
第三部分:民族政治理論與多民族國家治理
(10:25-11:20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常士訚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教授
評論人:高奇琦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發言人:
主題一:國家民族建構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葉 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主題二:民族關系制度化調整的國際經驗
陸平輝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題三:差序民權與漸進參與——美國族際政治整合的推進機制及其歷史認識
吳 宇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第四部分:中國的民族政治理念及形成
(11:20-12:15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任 勇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評論人:陳建樾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室主任、研究員
發言人:
主題一: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民族政治視角解讀
嚴 慶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教研室主任、教授
主題二:抗戰時期國共兩黨“中華民族”建構之比較研究
王冬麗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主題三:試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觀
楊洪遠 內蒙古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2015年12月12日下午
第五部分: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及比較研究
(13:30-14:35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周真剛 貴州省民族研究院《貴州民族研究》編輯部副主編、主任、研究員
評論人:姚尚建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發言人:
主題一:中國國家政治現代化與新型民族關系
周競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室研究員
主題二:對口支援邊疆民族地區中府際協作治理能力建設的阻滯因素及其化解
丁忠毅 四川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
主題三:公民教育與少數民族地方性知識互構:基于協商政治的路徑
任 勇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主題四:民族事務治理的“德治”與“法治”——基于霍耐特承認理論的視角
張 琳 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第六部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嵌入式結構研究
(14:35-15:40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賈仲益 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社長、教授
評論人:馬俊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副編審
發言人:
主題一:族際居住格局調整:西方的實踐與中國的探索
郝亞明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主題二:武陵山片區民族社區互嵌式建設研究
裴圣愚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理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主題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民族融合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楊須愛 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副研究員
主題四:比較視野下東南亞國家民主化轉型中族際整合的成效與缺陷
趙海英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
第七部分:法治與民族事務治理
(15:55-17:00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周競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室研究員
評論人:周少青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言人:
主題一:新立法法實施與建立完備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研究
張殿軍 大連民族大學教授
主題二: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與提高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
侯萬鋒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主題三:民族文化產業依法治理研究——以扎染為例
田 艷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主題四:論自治法治——從一個侗族個案談起
朱 俊 貴州財經大學文化法律學院講師
第八部分:城市與族群權利
(17:00-17:55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良警宇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學系副主任、教授
評論人:李紅杰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
發言人:
主題一: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族性變遷
王云芳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主題二:香港族群主義的興起與應對
郝詩楠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主題三: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與意大利裔美國人族群認同的復歸
伍 斌 東北師范大學美國研究所講師
2015年12月13日上午
第九部分:多元一體與民族區域自治
(8:30-9:25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郝亞明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評論人:嚴 慶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教研室主任、教授
發言人:
主題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政治解釋:以粵西地區為個案
梁銀湘 百色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國務學院政治學博士生
主題二:勞動者就業、差別對待與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就業優惠政策的合理性問題探討
田釩平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題三:善治理論視角下對美國薩米部落政府管理委員會的自治考察
范 薇 蘭州大學博士生
第十部分:“一帶一路”戰略及中國民族政策探討
(9:25-10:30 發言每人10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5分鐘)
主持人:屠 凱 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師、《清華法學》主編助理
評論人:田釩平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發言人:
主題一:從國際視野簡論關涉民族宗教問題對“一帶一路”的挑戰
熊坤新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
主題二:制度環境視角下的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分析
劉 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室助理研究員
主題三:基于信仰的外交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章 遠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主題四:新常態下中國民族政策的未來發展與走向
吐爾文江 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新疆社會學會秘書長
休息
(10:30-10:45)
第十一部分:“一帶一路”戰略及中國民族政策探討專題討論
(10:45-11:15)
主持人:熊坤新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
第十二部分:總結發言
(11:10-12:05)
主持人:劉正寅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常務副主編、主任、研究員
總結人:馬俊毅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副編審
發言人:王永杰 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黨支部副書記(主持工作)、副院長、教授
宣布閉幕:劉正寅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常務副主編、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