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從西方經(jīng)典發(fā)現(xiàn)中國鏡像——孟德斯鳩江南特殊論及其他
主講人:李天綱 復旦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宏圖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與談人:於興中 康奈爾大學法學院王氏講席教授
李秀清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致辭人:屈文生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
主持人:陸宇峰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教授
時 間:北京時間2021年4月6日19:00~21:30
美東時間2021年4月6日 7:00~9:30
地 點:ZOOM平臺(詳見海報)
自明末耶穌會士梯航西來,西方對中國的認知超越絲綢瓷器,呈現(xiàn)多重文化政治的鏡像。然而,及至本輪全球化,文明互動雖然空前,西方世界對華觀感卻大相徑庭。仰慕中華文化者固然眾多,妖魔化者亦不乏其人。何以在西方,中國鏡像反差如此之大?進而言之,中國之鏡像,深嵌西方知識譜系之中,深遠影響了十八世紀以降之啟蒙運動乃至人文社會科學之發(fā)展,并再次層累構(gòu)造中國形象。這樣的多層中國鏡像,形成緣由及其意義又何在?本期東方明珠大講壇旨在正本清源,通過知識考古,回答上述問題。
早期西方研讀中國,大致遵循三條路徑:觀禮儀,譯儒典,是為伏爾泰氏等文化仰慕流派之淵藪;探貿(mào)易,察食貨,則啟亞當·斯密社會經(jīng)濟分析之脈絡;而孟德斯鳩另辟蹊徑,置中國于普世性政體理論之中,考地理,原政制,更新西方傳統(tǒng)古典政體之說。本期大講壇有幸邀請到復旦大學宗教學系李天綱教授,以孟德斯鳩江南特殊論為切入點,梳理中國鏡像構(gòu)成及其對于歐洲思想的貢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李宏圖教授長期研究啟蒙運動與歐洲近代思想史,他將闡釋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中國的影響,與李天綱教授展開對話。同樣榮幸的是,本期大講壇也邀請到知名法理學家、康奈爾大學法學院王氏講席教授於興中,以及知名法律史學家、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秀清與談。我校科研處處長屈文生教授等專家學者將參加本次大講壇,講座由科研處副處長陸宇峰教授主持。
“東方明珠大講壇”是華東政法大學立足“學術(shù)興校”發(fā)展模式和“多科融合”發(fā)展格局,由科研處牽頭,與各二級學院緊密合作,升級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級別、覆蓋全校所有學科、具有學界美譽度、產(chǎn)生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學術(shù)殿堂,旨在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和高雅的學術(shù)氛圍,帶動全校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層次科研項目、高級別科研獲獎取得進一步突破。第19期“東方明珠大講壇”由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