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1840年以來的“中國時刻”
主講人:王人博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法論壇》主編
與談人:李忠夏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廣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致辭人:屈文生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
主持人:陸宇峰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14:00~17:00
地 點:松江校區明法樓西樓E201
1840這個年份一直被國人訴說。它是現代中國歷史形成的一個特定瞬間,其意義怎么強調都不過分。自此之后,中國又陸續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立憲改革和辛亥革命,構成近代歷史的“中國時刻”。而真正刻畫和成就“中國時刻”的,則是背后那些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所做出的實踐探索以及背后的理論選擇。如何認識和思考近代中國,關涉現代中國轉型的智識基礎。從方法論的意義上講,可以將關鍵人物作為理解“中國時刻”的窗口,通過闡述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陳獨秀、胡適等人物的思想,觀察近代中國的思想演進和制度嬗變。
有鑒于此,華東政法大學第14期“東方明珠大講壇”有幸邀請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王人博教授主講《1840年以來的“中國時刻”》,系統討論近代中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尤其是他們的憲制主張,呈現“中國時刻”的歷史輪廓。同樣榮幸的是,本期“東方明珠大講壇”也邀請到了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忠夏,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廣德與談。我校科研處處長屈文生教授等專家學者將參加本次大講壇,講座由我校科研處副處長陸宇峰教授主持。